外卖踏踏实这行干好实把
“踏踏实实把外卖这行干好”
编辑:汤晓雪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3-05-12 09:25:00 【字体:小 大】

张俊明到美食城取餐。踏踏

记者李心萍(右)跟随张俊明一起送餐。实实

送餐后,把外客户发现张俊明是卖行听障骑手,竖起大拇指表示感谢。干好
“我是踏踏一名听障骑手,您有什么需求请通过短信……”外卖骑手中,实实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把外听障人士,他们通过双手与人交流,卖行也通过双手把一份份餐食送给顾客,干好在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踏踏
在无声的实实世界里送外卖,是把外一种怎样的经历?日前,记者跟随外卖员张俊明,卖行记录“无声骑手”充实而忙碌的干好一天。
无法有效接收手机提示音,只能靠不断刷新手机屏幕“接单”
午间时分,北京市丰台区方庄一品古道美食城,人声鼎沸。刚从档口取了几单外卖的张俊明一路小跑,将外卖妥帖放在保温箱中,骑上电动车,飞驰而去。马路上,汽车鸣笛声、商店音乐声交织在一起,从四面八方涌来。但这一切,对张俊明来说都是无声的。
张俊明今年33岁,内蒙古赤峰人,北京外卖骑手队伍中的一员。与其他外卖小哥不同,张俊明是一名听障人士,听不见任何声音,也发不出任何声音。
然而,张俊明却是片区里的“好评王”,去年夏天,他连续3个月获得“全国好评王”。2022年10月,张俊明前往杭州总部领奖,赢得了2000元奖金。
与多数外卖小哥的工作时间一致,每天早上10点半,张俊明准时上线。以美食城为圆心,直径4公里是他的送餐范围。由于无法有效接收手机提示音,张俊明不得不一直刷新手机屏幕。
系统来单了!一瞬间,张俊明迅速起身,边走边发送信息。“您好,我是听障骑士,已接到您的订单,稍后送到,请留意手机,谢谢。” 这段话已成为张俊明手机备忘录里的置顶文件。
戴上安全帽,骑上电动车,张俊明迅速赶往取餐点。进到店家,出示手机,拿餐就跑;熟悉地址,规划线路,上车就走。用餐高峰期,张俊明最多能一口气同时送9单外卖。
车进小区,张俊明拎起餐品,就往楼上跑。这是一个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张俊明一步两台阶,大步向上冲,记者在后面跟得气喘吁吁。来到门口,张俊明一边敲门,一边给客户发送短信。
客户开门后,张俊明习惯性地露齿微笑,并微微鞠躬。有的客户发现骑手是听障人士后,会弯弯拇指,用手语表示感谢,这时候张俊明往往笑得像个孩子。“很开心,觉得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肯定。”张俊明用手机打字,跟记者交流。
平均每天派送60单,遇到电动车故障,骑着共享单车也要把外卖送到。张俊明告诉记者,很多时候听见敲门声后,客户会大声说放门口。但自己听不见,还会继续敲门。有些客户会怒气冲冲地开门,但了解他的特殊情况后,往往会报以歉意的微笑。还有很多客户,会特意发短信,提醒张俊明注意安全,“对这一切,我很感激。”
正因如此,送餐途中,张俊明总是面带微笑。
遇到地址不清楚等问题,团队成员帮忙跟客户电话沟通
下午3点,张俊明回到美食城,这是骑手们的休息时间,也是午餐时间。美食城里,张俊明最喜欢的是黄焖鸡米饭。
在这里,张俊明通过手机打字,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从小听力障碍,张俊明上了内蒙古赤峰特殊职高,学习烹饪专业,曾在后厨做过5年帮工。
由于沟通不畅,张俊明在后厨的工作并不顺利。后经朋友介绍,来到北京当起外卖小哥。
一开始,这份活干得并不容易。环境不熟悉,业务不熟练,骑车还要注意交通安全。派送小队队长郭敏,带着张俊明一个小区一个小区跑下来,手把手教他如何接单、怎么规划路线。最开始的一个月,张俊明的单送得磕磕绊绊,经常超时。郭敏还会将张俊明的特殊情况向平台报告,申请免除超时惩罚。
如今,张俊明业务已非常熟练,郭敏依旧经常帮着解决问题。“最怕客户地址写不清楚,听障骑手又没法打电话沟通。这时他们就把困难发群里,由我来打电话解决。”
在郭敏的团队里,像张俊明这样的听障骑手有4名。他们之间,也组成了互帮互助小组。
张俊明说,去年夏天,有天晚上电动车突发故障,可手头还有5个单子需要派送。紧急情况下,自己只能在群里求助。同事们特地暂停接单,骑车过来帮自己送餐。
平台对于听障骑手的保障也越来越多。张俊明向记者展示了APP里的无障碍沟通系统,在接单的一瞬间,APP就会提示消费者,本单由听障骑手配送,并建议消费者与骑手在线文字沟通。同时,人工智能可以将文字自动转化为语音,并给客户拨打电话,辅助听障骑手配送订单。
“如今,外卖小哥的工作越干越上手了。”张俊明打字告诉记者。
最大愿望是踏踏实实把外卖这行干好,将来回老家创业
成为外卖小哥,张俊明最满意的是通过努力,每月能收入万把块钱。这样一份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让张俊明更有自信。
已过而立之年,张俊明还没成家。“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踏踏实实把外卖这行干好,多干几年攒下钱,回老家创业开饭店。”
如何将外卖这行干好,张俊明总结了不少独门秘籍:骑电动车时,尽量走直线,多看后视镜,才能开得又安全又快;每一单外卖,都要认真核对单号,才不会送错送混、影响效率;平时休息,多转转附近的商圈、小区,了解每一家店的详细位置,做到胸有成竹……
每周一下午,是张俊明和同事们的休息时间。同为听障人士,他们既会交流配送经验,也常常约着一起逛逛北京城。
“我是内蒙古人,另外3名伙伴有的是湖北人,有的是安徽人,来自五湖四海。”张俊明说,前不久,他们刚去了北京环球影城游玩。
闲暇时间,张俊明还会发挥烹饪专长,为小伙伴们制作美食,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引来了队长郭敏的羡慕,“特别想去蹭饭。”
目前,在“饿了么”平台,像张俊明这样的听障骑手大约有3000人。他们在无声的世界里奋力奔跑,既服务他人付出劳动,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张俊明以前觉得,作为听障人士,生活不易,干服务业很困难。但在科技的助力、同伴的帮助、社会的关心下,外卖小哥这份工作让他也能与人顺畅交流,积极融入社会。
“虽然很辛苦,但有活干,真踏实。”张俊明打字告诉记者。
作为平台的专职骑手,张俊明每天需要完成8小时的上线接单时间。剩余时间,可以自主安排。有余力时,张俊明会选择延长接单时长,特别是派送夜宵,以增加收入。
夜半时分,灯光闪烁,身边的车辆匆匆驶过。张俊明接单的美食广场不远处就是他的家,他望向路口,扭过车把。
“再跑半小时。”返回夜市,挂在张俊明胸前的手机闪烁着此刻的时间,23时12分。(记者 李心萍 图 陈斌 摄)
(责任编辑:休闲)
-
正在流行的“搭子”社交,年轻人情感需求新表达 编辑:汤晓雪 来源:人 ...[详细]
-
广东水稻机插秧能手冠军、江门新会农机手余卓宏:与农机结缘18载,热爱依旧
广东水稻机插秧能手冠军、江门新会农机手余卓宏:与农机结缘18载,热爱依旧_南方+_南方plus“我2006年开始接触农业机械化行业,至今已有18年!”近日,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之机插秧技能大赛在茂名 ...[详细]
-
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广东再次开展土壤三普检测技术提升培训_南方+_南方plus7月19-21日,广东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检测技术提升培训班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大楼举办,来自广东省23家承担土壤 ...[详细]
-
广州统一战线助力“百千万工程”媒体采风活动走进黄埔_南方+_南方plus7月18日,广州统一战线助力“百千万工程”媒体采风团走进黄埔,近距离感受该区深入开展“百千万工程”,谱写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 ...[详细]
-
“赛车第一股”瞄上体育彩票!海外赛事、场馆收入驱动业绩增长,力盛体育定增项目前景待考
摘要:今年前三季度,力盛体育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20.68%;归母净利润1410.86万元,同比增长346.93%。以此来看,力盛体育在2024年这个全球“体育大年”似乎终于有望实现扭亏 ...[详细]
-
“足”梦疆来!2024年粤喀“石榴籽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启动
“足”梦疆来!2024年粤喀“石榴籽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启动_南方+_南方plus7月29日,2024年粤喀“石榴籽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拉开帷幕。广东、喀什地区、兵团三师青少年共 ...[详细]
-
守护千里红树林,构建南粤沿海“绿堤”| 绿美热榜_南方+_南方plus广东省2024年广东省湿地保护宣传周正式启动,百场活动等你来!7月26日是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当天,由广东省林业局主办的20 ...[详细]
-
“韶关龙归妹”黄秀连:乡村更需要专业的营销人才丨我的村播故事②
“韶关龙归妹”黄秀连:乡村更需要专业的营销人才丨我的村播故事②_南方+_南方plus每年7月,都是黄秀连最忙的时候。“香瓜、鹰嘴桃、梨、花生、黄金柰李……这些农产品接连上市,我也要连轴转,到处开播。” ...[详细]
-
过年回娘家还是婆家?专家:需夫妻真诚沟通 编辑:汤晓雪 来源:广州日 ...[详细]
-
华农学子研发预冷装置,助力广东荔枝保鲜_南方+_南方plus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的冷链装备团队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深入从化区荔枝博览园开展科技支农活动,将先进的预冷技术带到乡村,解决农产品“ ...[详细]